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新文秘网>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围城》读后感14篇

《围城》读后感14篇

时间:2023-10-03 16:36:02 读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围城》读后感'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我们的主角方鸿渐就经历了从外面打破头也要挤进去,而进到里面后又千方百计想出来的过程。方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围城》读后感14篇,供大家参考。

《围城》读后感14篇

《围城》读后感篇1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我们的主角方鸿渐就经历了从外面打破头也要挤进去,而进到里面后又千方百计想出来的过程。

方鸿渐,一个不学无术,却仍保留真一丝纯真与责任的留洋学生,这就注定在那个时代他所走的路必将坎坷不平。这个主角一出场便是令人厌恶与反感的:买学位骗父母,与归国船上的鲍小姐调情··这些细小的举动使读者不得不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那些号称'知识分子“的人产生质疑。 大跌眼镜之事还在后头--先是有自命清高的苏小姐对方鸿渐的百般追求、玩弄,沈先生沈太太的无聊酒宴上'诗人“曹元朗的卖弄学问,再到三闾大学中道貌岸然的李梅亭、汪处厚的别有心计,最后是方鸿渐自己被'老油条“学究们算计排挤出了大学,丢了饭碗又被套入了婚姻的围城中。这一桩桩一件件带有讽刺意味的悲喜剧无疑在向我们诉说当时社会环境中的知识分子鱼龙混杂、人心险恶,甚至连看似浪漫的婚姻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计谋。 钱钟书先生用独具一格的比喻句写着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有虚伪、贪婪的魔鬼面目,直到书的后半部--赵辛楣的出现才打破了这黑暗的世界。对赵辛楣最开始的印象只是个普普通通的配角--苏文纨的追求者之一,不得入让人觉得他只是俗不可耐的'知识分子之一“。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了我的心,让我在阴暗的社会中终于看到一个'好人“。他与方鸿渐等人结伴,在去三闾大学任教的路上共患难;他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大学里那些教授们的丑恶嘴脸,誓不肯与他们为伍;他和方鸿渐由敌化为友,并且至始至终都在为这段友情付出。也许,他是这本书里唯一真心待方鸿渐的人了。他善良正直,有些小聪明;他幽默玩笑,也会应景讲段子;他明事理,总能一阵见血地道破先机,却在爱情方面执着痴情。他从小暗恋苏文纨,被甩之后又因汪太太'有点像苏文纨“而与之结好。正是这些优点、缺点塑造了最真实的赵辛楣。我喜欢他,不只是因为他的优秀,还因为他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在与赵辛楣结为朋友之后,方鸿渐也变的'正义“了起来。 人不可貌相,也不可一锤定音。看似柔弱的孙柔嘉竟然如此工于心计,看似浪荡的方鸿渐却有正派的一面,看似完美的苏文纨却是那么一个虚荣贪婪的女人··看似人模人样的'他们“,有时却在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丑事。

现今世界与钱钟书先生笔下的时代已过了近一个世纪,然而大千世界中却不乏懦弱的方鸿渐,不缺骄傲地苏小姐,不少心机颇深的孙柔嘉,再看《围城》只是想从书中看到学到教训,正派做人,严谨做事,别把心灵封闭,别让婚姻僵化成一座坚硬的'围城“。

《围城》读后感篇2

记得还是一名懵懂无知,丫头">黄毛丫头时,便已读过该...

全文已隐藏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推荐访问:读后感 围城 围城读后感600字 《围城》读后感800字 围城读后感800字大学生 围城读后感2000字大学生 围城读后感1000字左右 围城读后感800字高中作文 围城读后感100字左右 围城读后感1500字 围城读后感200

版权所有:新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新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新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