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8篇,供大家参考。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篇1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2.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我们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我们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导入新课:利用XX年奥运会的开幕式的古老中国
文明表演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
1.人物:①图1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_________。
②图2是世界文化名人_______。
图1 图2
2.地点:湖北_______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
3.时间:相传_______多年前,就有历法了。
合作探究:
1.〈小组游戏〉参照现在的汉字想象甲骨文中的'日“'月“'人“字分别应该怎样书写?你们造字的依据是什么呢?由此通过从'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推理活动,还能得出什么结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甲骨文的被发现,有什么意义?大家可以...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