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工作报告解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十八届六中全会于xx年10月在北京顺利召开。全会研究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六年规划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工作报告解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11篇,供大家参考。
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工作报告解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篇1
十八届六中全会于xx年10月在北京顺利召开。全会研究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六年规划的建议。会议最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六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建议“提到将'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伴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反应收入分配差异的基尼系数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早在1993年就已经达到0.4的国际警戒线,在2004 年上升到0.47,2007年达到0.48,甚至有些香港学者认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2008 年就已经达到0.53。
今年春节,'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话题刷爆朋友圈。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至今热情不减,网络上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党报最后也加入了话题大军'农村,说一声爱你太沉重“。在这里,我想让大家关注一下这个事情的背后,背后隐含的其实是城乡越来越大的差距。
作为社会底层的农民,面临生活物料价格上涨,而农产品卖不起价格的趋势,不可避免就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十三六规划指出要使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和政府对于'三农“问题一直非常关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1982-1986、2004-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党和政府的政策整体上使得农民全面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部分的农村有了快速的发展,一幅幅新农村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然而,这毕竟是个例。
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的发展明显滞后,有些地方的农村在这些年中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有些农村健康饮用水问题仍未解决,因饮水而遭受的疾病一直困扰一些人;医疗体系有待进一步改善,有些农民甚至从未进行过一次体检,然而发现问题时一般都为时已晚;有些农村道路、通讯,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或者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些农村面临的现状主要在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农民科学文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含量较低,对于农产品等一般只能进行一次...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