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20**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随后根据中央精神,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变化10篇,供大家参考。
家乡的变化篇1
20**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随后根据中央精神,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此基础上西和县人民政府提出了'十个进村“为主要内容的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即'致富项目、致富信息、农业科技、专业协会、基础设施、沼气建设、安居工程、传输网络、民主法制和先进文化“。在新农村建设政策提出后的一年多里,笔者的家乡谢庄村在诸多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虽然离小康示范村还有一段距离,但与前几年、前几十年相比,着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新农村建设以来谢庄村各项事业取得的进展
(1)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全村170余户700多人,70%的农户把过去的土木结构房屋重新修建成砖瓦房屋;
(2)实行'村村通“工程以后,彻底改变了吃水困难、用电困难、看有线电视困难、通讯困难的状况,90%的家庭有了电视机能看上有线电视;90%以上的家庭在相关技术员的指导下在院内打旱井储水;
(3)30%的外出务工人员出门都携带移动电话;
(4)农业机械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运肥、种田、收割、耕地使用农用车、拖拉机、脱粒机、扬场机等机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彻底改变了过去人背、驴拖、马载的状况,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5)当地政府为较为困难的农户免费修建养猪圈并提供猪仔,鼓励农民勤劳致富;
(6)政府组织农民和农民自发外出打工,出去时两手...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