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要点归纳优秀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概括人物郑和时间1405-1433次数7次人数27000多人船数2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要点归纳优秀4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要点归纳优秀篇1
第 16 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 郑和下西洋的概括人物郑和时间1405-1433次数7次人数27000 多人船数200 多艘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设备罗盘针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 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
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
2、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1)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2)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16 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
2、1533 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3、1557 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
4、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第 17 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满洲的...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